病鳞茎退化变小,植株生长不良、矮化。
病原病原为金香碎色病毒(Tulipbreakingvirus)。病毒钝化温度为65-70℃;稀释限点0.001;体外保毒期18℃时为4-6天。该病毒有强毒株和弱毒株2个株系。强毒株系导致叶片和花梗上出现褪色斑驳。发病规律该病毒由桃蚜和其他蚜虫做非持久性的传播。自然栽培条件下,重瓣品种比单瓣品种更易感病。
该病毒寄主范围广,可危害福斯特氏郁金香、锐尖郁金香、山丹、卷丹、威尔逊氏百合、朝鲜百合、好望角万年青等多种花卉。
防治方法
①加强检疫控制病害的发展。我国每年从荷兰等国购入许多组培苗,带毒率比较高,应加强入关检疫,控制病害的扩展蔓延。
②建立郁金香无病毒母本园和品种基地,以便向全国提供无毒苗木。
③加强栽培管理,控制病害的发生。对留种地的植株经常检查,一旦发现病株立即拔除;栽种郁金香的地块要和百合栽培地块隔离,以免相互传染。
④防治传毒蚜虫。定期喷洒乐果和马拉硫磷等杀虫剂杀灭传毒蚜虫,最好使用忌避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