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联系时请说明是在苗木买卖网看到的】




植物名称:薜荔果
拉丁学名:Ficus pumila Linn.
别称:木莲、 凉粉果、 鬼馒头、凉粉子、木馒头
科属:桑科,榕属
薜荔果(拉丁学名:Ficus pumila Linn.),别名:凉粉子(通称),木莲(植物名实图考),凉粉果(广东、湖南),冰粉子(四川、贵州),鬼馒头,木馒头(江南)等。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种子,攀援或匍匐灌木,叶两型,不结果枝节上生不定根,叶卵状心形,长约2. 5厘米,薄革质,基部稍不对称,尖端渐尖,叶柄很短。在中国福建、江西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苏等地都有分布。药品具有活血通经,消肿止痛,催生下乳的功能。主治月经不调,乳汁缺乏,难产,痈肿疔毒等症,是临床常用下乳的重要药。
形态特征
攀援或匍匐灌木,叶两型,不结果枝节上生不定根,叶卵状心形,长约2. 5厘米,薄革质,基部稍不对称,尖端渐尖,叶柄很短;结果枝上无不定根,革质,卵状椭圆形,长5-10厘米,宽2-3.5厘米,先端急尖至钝形,基部圆形至浅心形,全缘,上面无毛,背面被黄褐色柔毛,基生叶脉延长,网脉3-4对,在表面下陷,背面凸起,网脉甚明显,呈蜂窝状;叶柄长5-10毫米;托叶2,披针形,被黄褐色丝状毛。榕果单生叶腋,瘿花果梨形,雌花果近球形,长4-8厘米,直径3-5厘米,顶部截平,略具短钝头或为脐状凸起,基部收窄成一短柄,基生苞片宿存,三角状卵形,密被长柔毛,榕果幼时被黄色短柔毛,成熟黄绿色或微红;总便粗短;雄花,生榕果内壁口部,多数,排为几行,有柄,花被片2-3,线形,雄蕊2枚,花丝短;瘿花具柄,花被片3-4,线形,花柱侧生,短;雌花生另一植株榕一果内壁,花柄长,花被片4-5。瘦果近球形,有粘液。花果期5-8月。
分布情况
产福建、江西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苏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东南部、四川及陕西。北方偶有栽培。日本(琉球)、越南北部也有。
生长习性
垂直分布海拔50~800m之间,无论山区、丘陵、平原在土壤湿润肥沃的地块都有程度不同地零星野生分布。
栽培技术
繁殖采用种子繁殖和扦插、嫁接及组织培养。目前多采用播种育苗和扦插法等繁殖。
1、播种育苗果实采摘后堆放数日,待花序托软熟后用刀切开取出瘦果,放入水中搓洗,并用纱布包扎成团用手挤捏滤去肉质糊状物取子,种子阴干贮藏至翌年春播。一般发芽率可达90%以上,成苗达85%以上:早春整地作畦耙平后,复1cm厚的黄心土,用木板整平床面撤播,复土以不见种子为度,洒透水,用竹弓支撑扣上薄膜和遮阳网,以利保温保湿和避免强阳光直射。当温度在10~23℃时,10天可出苗,于4月中下旬阴雨天按株行距15x20cm移植于大田苗床,然后盖上遮阳网,按常规育苗管理,至9月中下旬揭去遮陌网进行日光锻炼,ll下旬扣上薄膜罩以防霜冻危害,翌年春可供造林。
2、扦插选优剪取插穗——药剂处理——扦插——成活——移植——出圃造林。
①扦插基质:
常用1:1的黄心土和细河沙,有条件的可用蛭石、珍珠岩和谷壳灰作扦插基质。此外,还可采用无土水插法繁育,即用无污染的河水或井水,自来水必须在桶内盛放二天后再用,将剪好的插穗插入玻璃瓶内或其它容器内,插穗上半部可用钻孔的瓶盖或塑料板支撑固定,发根后移植于苗床。
②插穗选择:
当年萌发的半木质化或一年生木质化的大叶枝条(结果枝)以及一年生木质化的小叶枝条(营养枝)都可选用。结果枝插条长12~15cm,营养枝长20cm,结果枝留叶2~3片,斜插于土内,深度为插条长的1/3,每平方米插40株;营养枝露出小枝平埋于土内或剪去3/5以下的小枝后斜插。扦插前可用25或50ppm的ABT生根粉液浸插条基部1~2小时。
③温度、湿度和光的调控:
一般从盖有透光度为50%的遮阳网的钢架或竹木架结构的大棚下建砖砌扦插床,床底先后各铺厚5cm的卵石和粗砂层,然后铺厚20cm的扦插基质。扦插后浇透水,用竹弓支撑盖上薄膜,四周用砖压紧,以利保湿保温。床内相对湿度保持在85%左右,土壤湿度10%左右即可;温度在25℃左右,当温度超过28℃时,在傍晚应揭开床的两头薄膜通风换气降温10~20分钟。有条件的可用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装置的苗床扦插育苗。
④扦插时期:
春、夏、秋三季都可扦插,以6月下旬-8月中下旬较适宜,此时日平均温度在25℃以上,利于生根。一般20天可产生愈伤组织,25~30天出现根眼点,40天长出新根。
⑤扦插成活率:结果枝一般在80%以上,营养枝可达95%以上。
3、嫁接在营养枝扦插成活后(一年生苗),或二年生的实生苗的基部进行芽接繁殖。
4、组织培养以薜荔的茎尖、带腋芽的茎段及幼叶作为培养材料,并为薜荔的生长与分化创造快速繁殖的条件。
移栽造林
1、造林地的选择对土壤要求不严,酸性或中性环境均可生长,但以排水良好的湿润肥沃的沙质壤土生长最好。
2、整地对于连片基地造林,往往为红壤或黄壤岗地,因此必须进行撩壕整地或大穴整地,宽、深各50cm,在大树边或残墙断壁、围墙边应作高30~40cm,宽50cm见方的肥土墩。
3、施足基地在撩壕或大穴底部在栽前半个月回填草皮15cm厚,再填人猪牛栏粪或经堆沤的厩肥15cm,然后施下经过筛的垃圾土10cm,最后复入表土,土面高出原地面10cm。
4、栽植春季选阴天或晴天的16时后栽植,栽前用磷肥黄泥浆沾根或用100ppm的ABT6号生根粉液沾根。栽时做到藤蔓朝向攀附物,舒根、压紧并浇透水。
抚育管理
①在阳光直射的空旷地——基地造林后,还应在当日或次日为薜荔遮阳蔽荫至9月下旬,可用竹弓支撑遮阳网或搭架盖竹廉、麦杆、芦苇或茅草做成荫棚。
②松土除草,追施稀薄的尿素或复合肥液(400倍液),于5月、6月、8月、9月各追肥一次。
③注意排水和抗旱。
④基地造林后,在当年内用旧砖堆砌成墙垛,或搭好棚架,供薜荔攀附。
⑤为防薜荔幼小藤蔓攀附时滑落,用塑料带将藤蔓轻松地捆缚在树上或棚架柱上;对于栽在围墙或墙垛边的可用封口的胶纸带或用水泥粘在墙壁上。
⑥防牲畜践踏、啃食危害。
养护要点
种子繁殖雌隐头果成熟便开裂,将其瘦果采集,随采随播,房前屋后的围墙边、残垣断壁边、经济林缘树旁、能见阳光的小崖壁下、山区田地的旁边均可种植。因薜荔的适应性强、对土壤要求不严、耐贫瘠、抗干旱、故繁殖容易,种子的繁殖系数大,萌发率高。但植株的雌雄在繁殖前不能预知。 营养繁殖薜荔的不定根发达,蔓生茎根多,用带有不定根的枝条扦插,极易成活。可以有目的地栽植为雌园和雄园,便于后期的管理及采收加工。
采用耕地搭架栽培也可,但为了充分利用庭园周边零散控闲地带,以发展庭园栽培较为经济适宜,做好一般的田园管理即可。
薜荔耐贫瘠,抗干旱,对土壤要求不严,适应性强;根浅,幼株而荫,茎上长出大量的根,当枝条攀缘到树上或墙头上,因日照充足,各营养器官迅速茁壮生长,茎干、枝条变粗,叶子变大、变厚,从而转型为结果枝,进而开花结果。果熟时,雌隐头果,果裂,瘦果带着花被散落地面,或被鸟类、松鼠食用,从而使其种子能远距离传播。
选地
整地宜选山地缓坡和排水良好的平地种植,土质以砂壤土和黏壤土均可。结合冬耕,每亩施3000千克农家肥作基肥,同时配施30—40千克过磷酸钙。整细耙平,作成1.2米宽的畦。
种子繁殖
用种子繁殖。冬播或春播。冬播在封冻前,春播在解冻后,选色泽深黑、饱满的种子,在畦上按行距30厘米进行条播。覆土1厘米,稍加镇压,浇水,一般15天左右即可出苗。每亩用种1千克。
扦插后管理
扦插苗生根发芽成活后,经40天培育即可栽植或上盆。盆土只要疏松、排水良好即可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以选用有机质含量多、通气性好的沙壤土为宜。根系生长快,每年应换1次盆,井修剪去一部分老根,促进荫发新根生长。栽后浇l次透水,进行遮荫或放在大树下疏荫处,待其恢复生长后进入正常管理。
光照与温度
适宜生长温度20-28℃。夏季要避免强阳光直射,应故人遮荫棚或疏荫处,其他时时间可放在有散射阳光的地方。在室内要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,不能长时间不见光,否则叶片色彩会褪绿。在长江以南地区可地栽越冬,在长江以北地区冬季应入室.放在向阳处,温度应保持0℃以上。虽然短时间-7至-5℃的低愠,植株部分会受到冻害,出现落叶,但翌年春季仍可萌芽生长。
浇水与施肥
生长期要注意浇水,充分保证其对水分的要求。特别是夏季每天要浇1-2次水,春、秋季可2-3天浇1次水,经常保持土壤湿润。同时,在干旱少雨、空气干燥的天气,还要经常向叶面和植株周围喷水,以提高空气湿度。冬季减少浇水,掌握不干不浇的原则,防止浇水过多,长期过湿引起烂根死亡,生长期每月施2-3次稀薄的有机液肥,冬季停止施肥。
田间管理
(1)间苗补苗生产可分2次间苗。第一次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,苗高5厘米左右具4-6片真叶时,按株距5-6厘米间苗;到2月中旬幼苗长至6-8片真叶时,按株距10-12厘米定苗。如要补苗,则应带土移栽,并随后浇水。
(2)追肥王不留行生长期较短,故主要以施足基肥为主,追肥主要在4月上旬植株开始现蕾时进行,肥种以磷、钾肥为主。每亩可施饼肥30-40千克,施后要立即浇水;也可用0.3%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,间隔10天左右连续3-4次,以促进果实饱满。
(3)中耕除草除草应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,时间在孕蕾前进行为好,生长后期不宜除草,以免损伤花蕾。雨季注意排水。
病虫害防治
(1)黑斑病4月始发,为害叶片。防治方法:用70%甲基托市津500倍液浸种;发病初期用40%多菌灵800倍液或20%甲基托布津l000倍液喷施。
(2)红蜘蛛5-6月发生,为害叶片。发生期可用20%双甲脒乳油1000倍液喷施防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