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木导航:首页 > 栽培技术 > 正文

花卉美洲斑潜蝇防治

来源:苗木买卖网 发布时间:2014-12-30 苗木求购信息 苗木论坛

【联系时请说明是在苗木买卖网看到的】

分布 美洲斑潜蝇(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)又名苜蓿斑潜蝇。属双翅目,潜蝇科。分布于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湖北、云南、福建、海南等地。

  为害特点 为害大丽花、红花羊蹄甲、菊花、非洲菊、两色茉莉、牵牛花、夜丁香、香石竹、小理花、香豌豆等及多种瓜果蔬菜。幼虫潜入叶内取食,造成弯曲蛀道,从而影响花卉的光合作用,导致落叶、落花,严重影响城市绿化美化和节日花坛摆花。

 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毫米左右,翅展2.1毫米左右。体浅灰黑色,体态如家蝇。卵黄色。幼虫蛆状,浅黄色渐变为橙黄色。围蛹型,土黄色。

  生活习性 该虫因地区、温度和寄主不同,发生代数不同。1年发生几代至十几代。北方地区以蛹在土里越冬,海南地区无越冬现象。雌成虫在叶片上刺孔,形成刻点(小洞),通过刻点取食与产卵。卵多产在表皮下。幼虫孵化后潜叶为害,叶片出现弯曲虫道,虫道两侧边缘有虫粪形成黑条纹。资料报道,在15—26℃完成1个世代需16—20天。

  综合治理措施

  (1)加强检疫 调运花木和切花时,应加强检疫,消灭虫源,防止扩大为害。

  (2)物理防治 采用黄色黏胶板或性信息素诱杀。

  (3)生物防治 利用或迁引潜蝇茧蜂、斯夫金小蜂、绿姬小蜂、金小蜂等。

  推荐阅读:

  绿萝根腐病防治技术

  杨树花叶病毒病防治技术

  松蚜虫的防治方法

  月季炭疽病防治技术


相关苗木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