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木导航:首页 > 栽培技术 > 正文

牡丹锈病的症状及防治

来源:苗木买卖网 发布时间:2014-12-30 苗木求购信息 苗木论坛

【联系时请说明是在苗木买卖网看到的】

牡丹锈病在牡丹生产中是一种重要病害,分布广泛,在牡丹种植区都有发生,危害严重时,常使牡丹叶片早枯。

  症状 受害叶片后,初期叶面上生有黄褐色或赤褐色的小病斑,叶背有橙黄色夏孢子层,后期病叶背面长出堆状毛发物,即病菌的冬孢子堆,散生或聚生。

  病原 为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 flaccidnm (Alb.etSchw.)Wint。夏孢子堆椭圆形,淡黄色;冬孢子堆圆柱形。冬孢子平滑,椭圆形,黄色至淡黄褐色

  发病特点 病菌为转主寄生,木本寄主为牡丹、松树,草本寄主为芍药、风仙花等。4-6月性孢子和锈孢子在黑松、马尾松、黄山松等多种松科植物上产生。锈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牡丹等植株上,夏孢子在病部再浸染。生长后期产生冬孢子,冬孢子萌发产生出担孢子。担孢子浸染松树,在其上越冬。在温暖潮湿多风雨的天气里病害发生严重。地势低洼、排水不良的地方容易发病。

  防治方法

  (1)栽植时远离松科植物,防止病菌的传播。

  (2)加强栽培管理,选择地势较高的地块栽培,雨后及时排水,保持适当温湿度,清理病残体,减少菌源。

  (3)化学防治 栽植前用70%托布津溶液500倍浸根10分钟。发病初期即5月上旬,喷洒80%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%粉锈宁乳油4000倍液等,10-15天喷1次,连喷2次。

  推荐阅读:

  凤仙花立枯病的防治方法

  夹竹桃褐斑病的症状及防治

  湖北省潜江市森防站抓住时期防治杨树桑天牛

  贵州省瓮安县全力以赴除治柳杉长卷蛾


相关苗木广告